王瀚锐,男,中共党员,广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2020级法医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表现突出,历任基础医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广东医科大学跑步爱好者协会会长、基础医学院2021级辅导员助理等职务,展现出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与奉献精神。
王瀚锐在校期间勤奋刻苦,专业基础扎实,综合成绩位列年级前茅(7/56),多次获得校级表彰。奖学金类:院长奖学金、学业二等奖学金、单项奖学金(思想道德)、道德风尚奖学金、文体艺术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等;荣誉称号类:广东医科大学“优秀社团骨干”“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骨干”等,充分体现了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品质。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注重理实践锻炼,多次参与校、院两级“青马工程”团校培训,并入选首届“灯塔班”,圆满完成培养计划,展现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优秀的政治素养。并在大三第二学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实习期间,他担任实习小组组长,积极协助实习单位完成迎检工作,表现突出,获得实习单位书面嘉奖。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第二届临床技能竞赛(实习生组)中荣获三等奖,体现了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临床实践能力。
为追求更高学术造诣,王瀚锐同学在毕业之际报考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并以优异成绩被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拟录取为2025级硕士研究生,展现了其持续进取的学术追求。
王瀚锐作为一名短跑选手转型的长跑爱好者,在广东医科大学的求学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跑步运动对专业学习的多方面促进作用。
他从把半马训练分解到每周跑量中领悟到了“里程碑式的目标分解法”的核心价值,并且运用到了医学专业学习中,比如:把学期目标分解为月计划,再到周任务,最后到日清单的阶梯式规划。知识体系的模块化构建更加明确(如将解剖学分解为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等模块分期攻克)。
持续的长跑训练塑造了他的意志力,显著提升了他的学习效能。比如:耐力提升使他能够保持4-6小时的高效文献阅读;抗压能力使他能在考试月中维持稳定的学习状态;专注力强化使他能把单次专注时长从50分钟提升至90分钟。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备考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扎实的知识储备,更需要科学的战略规划。王瀚锐同学给我们分享了考研备考经验:考生在备考初期必须做好充分的信息调研工作,明确目标院校的考查重点和命题特点,避免因目标不清而影响备考效率。
从考试科目来看,医学类研究生考试主要包含英语一、政治两门公共课和专业课三大部分。在时间分配策略上,建议考生遵循"重专业课、稳公共课"的原则。鉴于专业课分值占比高达300分,建议其复习时长应为单科公共课的3倍左右。过度投入公共课复习不仅容易陷入"舒适区"陷阱,更可能因公共课成绩区分度有限而影响总体得分。
就具体备考方法而言:
1. 英语备考应夯实词汇基础,强化长难句解析能力,定期进行真题模拟训练和写作练习;
2. 政治复习需系统把握理论体系,建议通过正规网络课程系统学习,避免依赖考前突击;
3. 专业课复习宜采用"多轮递进"策略,可参考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制定复习计划,注重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切忌机械记忆。
备考期间的身心健康同样不容忽视。建议考生:
1.培养健康的减压方式
2.组建学习小组保持信息互通
3.建立规律的作息制度
课堂求知、活动历练、备考钻研,皆为成长基石。勿因畏难而错失良机,勿因彷徨而止步不前。
王瀚锐说:“珍惜大学内的每一寸光阴,珍视出现在面前的每一次机会,既要敢闯,也要敢试。课堂上的沉淀、活动中的历练、考试月的挑灯夜读,都会化作自身成长的底气。扣好在大学生活上的‘第一粒纽扣’,成为自己曾经憧憬的对象并为此奋斗。最后,祝愿我们在大学的四年或五年内成实现人生目标,我也衷心祝愿师弟师妹们用自己的行动写出更璀璨的篇章!”
学习支持中心每周举办学业咨询和学霸微分享课堂活动,为助力同学们提升学习能力、突破知识难点提供专业指导,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咨询时间:当天晚19:30-21:30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易班里的学业咨询
进行预约报名哦!
出品 | 学生工作部(就业指导中心)
图 | 杨惠妍
编辑 | 吴倩稀
责编 | 匡思蕾、娜力开扎、卫家乐、亓艳丽
审核 | 谢孝东
审发 | 雷鸣
“总书记金句”专题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金句共鸣
【广东医学工官微运营中心】
官微投稿&加入我们:kuangsilei @gd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