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淑静教授(右)、唐慰萍教授(左)荣获中国病理事业突出贡献专家奖。 通讯员 陈伟权 摄
本报讯 记者陈凯杰 通讯员周圆 陈伟权 曾凯静报道:近日,广东医科大学不少校友特地从全国各地回校,参与该校唐慰萍教授、沈淑静教授荣获“中国病理事业突出贡献专家奖”庆典。据悉,该奖项是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专门为对我国病理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70岁以上老专家设立的。
80岁的唐慰萍教授是该校的病理学教授,原病理学教研室主任。唐慰萍教授主持的课题小组在20世纪80年代率先建立起世界上第一株低分化鼻咽癌细胞株CNE-2Z及其裸鼠移植瘤模型,建立起人鼻咽癌自发性高淋巴道转移裸鼠模型并获得高、低不同转移潜能的鼻咽癌细胞克隆株。论文《从低分化鼻咽癌病人建立鼻咽癌上皮细胞株》1983年获卫生部科研成果乙等奖。
87岁的沈淑静教授也是该校病理学教授,曾担任过学校教务处处长、副院长。沈淑静教授自上世纪60年代始从事鼻咽癌研究,开展了湛江地区大规模的鼻咽癌普查,并深入地进行了鼻咽癌癌前病变及癌基因的研究,所主持的鼻咽癌与EB病毒关系的课题获得了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据了解,粤西乃至广东地区鼻咽癌发病率较高,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广东医科大学病理学系在两位老教授的带领下进行相关研究,为服务地方人民健康做出重要贡献。1986年病理学学科被批准成为硕士培养点和省重点学科,建成我省第一个免疫缺陷动物研究基地裸小鼠繁殖室和实验室。近年,该学科发展持续取得重大突破,三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6 项,建立粤西唯一分子病理平台,2016年10月该分子病理平台通过广东省临检中心的质量认证,成为广东粤西地区第一个有临床分子病理检测资质的 PCR 实验室。